首页 > 专业学位 > 研究交流

“类专业学位”:一种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策略性措施

发布时间:2010-11-18 发布部门:www.b82.com

一、问题提出
  提出进行“类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既有被动应对的意义,也是我们寻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种举措。
  早在200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广东省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相对不足的实际,要求中山大学在若干年内扩大在校生规模2万。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大学,广东省政府给予中山大学的资源投入是巨大的,学校不能无视省委省政府的发展要求。然而,如果把这2万个招生指标,全部压在本科生层次上,势必降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层次,淡化研究型大学的职责。因此,学校要求研究生教育承担5000人的招生任务。当时,学校的各类研究生在校规模已经达到1.6万人,若再增加5000人就要达到2.1万人。如何消化这一招生任务而又不至于出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风险,就成为我们研究生院的一个突出问题。
  另外,已经持续了一段时期的研究生扩招,也使我们面临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验。研究生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客观上存在着生均资源的要求,如果忽视这一要求,无限制地扩大规模,势必导致生均资源的稀释,并由于资源稀释而导致培养质量下降。从中山大学的实际情况看,持续扩大研究生招生,而且主要是学术型研究生的扩招,致使部分学科生师比过高。本来,研究生对于教师而言,是重要的科研助手,但是,过高的生师比,一方面稀释了科研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教师忙于应付。尤其是到研究生大批毕业的学期,过重的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使得部分教师不堪重压,由此往往造成导师工作的粗放化,甚至因为导师疏忽而导致学术行为不端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社会提高了学术型专业人才入行的门槛,绝大部分学科的科研与教学人才只要求从博士毕业生中吸纳,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非专业化走向日益明显。这种走向也影响了硕士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人们抱怨部分研究生对专业缺乏敬业精神,学习、工作动力不足,这都是事实,但主要原因还在于研究生就业的非专业化倾向。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传递了社会对于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要求,又是提醒我们必须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信号。
在新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研究生教育既能保证质量,又在规模上能够完成学校所难以推卸的扩招任务,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就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二、基本思路
  要实现上述“双重性发展”任务,确有很大的困难,但并非无法完成,关键在于理清既符合研究生教育规律,又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路。就当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类型构成看,基本上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辅以少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个相对简单的构成,不仅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而且由于学术型研究生需要全程配备导师和消耗部分科研资源,也使学校越来越难以承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压力,甚至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教师正常的科研工作。
  然而,从研究生教育成熟和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就美国的一些名校而言,学术型研究生的规模比例往往是小于非学术型的,多数大学仅为30%~40%左右之间。更为大量的研究生是攻读专业学位或者叫职业型学位的。这种研究生教育结构,不仅有效地兼顾学术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的满足,也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研究生教育应有的理念,即开展研究生教育并非仅仅为了学术自身,更大程度上是为满足社会各行各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问题在于我们既缺乏对于研究生教育这种理念的自觉认识,也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专业学位类型体系。观念的缺失使我们许多高校的老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排斥专业学位的倾向,甚至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看成是低于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教育。社会舆论也往往以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去衡量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这对于需要通过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来为各行各业造就大批高素质从业人员的社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而完备的专业学位体系的缺失,则使我们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缺少良好的依托平台和合理的结构引导。勉强为之,就只能在学术型学位的平台上,大量招生和培养。这样,生师比过高,导师穷于应付,生均科研资源摊薄等等就在所难免,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隐忧,也导致研究生就业的结构性障碍。
  在这种状况下,面对质量要求和扩大招生的压力,我们无法消极等待,只能既不断地推动研究生教育观念方面的更新,又在不违反现有政策的条件下,探索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的可能途径。
 
三、主要做法
  在具体推进这一工作中,我们主要致力于两个方面的努力,即优化学术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大应用型和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所谓优化学术型人才培养规模,实质性内涵就是一方面优化其资源配置,另一方面适度压缩其体量。以此改变学术型研究生生均资源过于稀释的状况,优化其实质性的培养环境。同时让科研教师在方便科研团队配置的同时,免去了过重的研究生指导任务。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创造更好的条件。
  所谓加大应用型和职业型人才培养力度,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通过创设“类专业学位”的学科平台,使人才培养在结构上进一步转向满足社会不同行业和产业的需求上。
  “类专业学位”的提法是我们的创造,不一定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我们在国家对于专业学位管理过于刚性,学科专业目录过于狭窄的条件下,寻求突破而采用的一种应对性和策略性的措施。其基本内涵是,在现有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的名义下,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与规范,培养现有国家专业学位类型中所没有的职业型人才。
  由于这一工作属于自主探索性的,我们在持有积极态度的同时,采取谨慎稳妥的做法。这一想法提出于2002年,论证于2004~2006年,试点于2007年。2007年,我们推出两个学科专业,招收30名硕士生。这两个专业分别是“汉语国际教育”和“英语教育”。2008年推出招生专业12个,比前一年增加了11个(因“汉语国际教育”正式进入国家专业学位目录,故不列入我校“类专业学位”招生学科),招收420名硕士生。2009年“类专业学位”共有招生专业20个,比2008年增加了8个,下达招生计划为915名。
  着眼于这一工作的探索性质和对学术制度的遵循,我们对于招生专业的审定采取较为严格的做法。一般的条件要求是:有相应的学科支撑包括师资基础;与相关行业部门签订合作培养人才协议;有较为稳定的生源基础。在程序上,必须通过研究生院组织的专家组审查、论证,接受公示,并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
  通过三轮审定,招生专业分布于文科、理工科和医科等三大类。文科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管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管理、英语教学、信息资源管理、图书与情报管理、新闻实务等。理工科有:信息工程、通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微电子技术、绿色化工与技术、环境评价、城乡规划管理、园艺技术、食品安全与食品工程、海淡水养殖技术等。医科有:卫生检验与检疫、应用药学(包括制药工程与质量控制、药物评价)、医疗仪器、医药生物工程等。
这些专业都属应用性并有明确的职业指向。令我们深受鼓舞的是,这些专业推出招生计划以后,得到社会的积极响应。有的专业的招生指标基本被某些部门所“团购”,如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两年来招收的研究生都是广东的海关和地方的疾控中心等部门委培的。最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在征求意见的新设专业学位类型目录中,有一些专业类型正是这些年来我们以“类专业学位”进行招生的。
四、成效与问题
  经过三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总体效果是良好的。
  1.实现学生分类培养,使我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更加接近于国际研究生教育主流的发展趋势
  实行分类培养,不仅较大程度地增强招收研究生的能力,满足政府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要求,也使研究生培养的类型更加多样化、结构更趋合理,学术型研究生比重过大的局面明显变化。以2009年为例,专业学位与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2000人(我们希望通过未来的调整,这类研究生规模占总招生规模的50%以上)。与此相关,学术型研究生的比重和体量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2007年为3166人,2008年为2780人,2009年降为2300人左右,我们计划经过三年的努力,把这一规模降到1500~1800人之间。这一趋势的显现,不是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削弱,相反,它使学术型研究生的生师比过大的状况有了改善,生均科研资源配置更加丰厚,实际上为我校保有了一支得到较好资源配置的学术型研究生队伍,为科研攻关提供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2.推动了导师